位置: 首页 > 动态 > > 正文

全球新消息丨陈太丘友期行翻译 相委而去的委_陈太丘友期行翻译

2023-06-15 08:11:56 来源:互联网

1、译文: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,约定在中午。

2、过了中午还没到,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、离开后朋友才到。

4、元方当时年七岁,在门外玩耍。

5、朋友问元方:“你的父亲在吗?”(元方)回答道:“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,现在已经离开了。

6、”朋友便生气地说道:“真不是君子啊!和别人相约出行,却丢下别人自己走。

7、”元方说:“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。

8、您没到,这是不讲信用(的表现);对孩子骂他父亲,这是没礼貌(的表现)。

9、”朋友惭愧,下车去拉元方,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。

10、2、原文:陈太丘与友期行。

11、期日中,过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后乃至。

12、 元方时年七岁,门外戏。

13、客问元方:“尊君在不?”答曰:“待君久不至,已去。

14、”友人便怒:“非人哉!与人期行,相委而去。

15、”元方曰:“君与家君期日中。

16、日中不至,则是无信;对子骂父,则是无礼。

17、”友人惭,下车引之。

18、元方入门不顾。

19、《陈太丘与友期》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《世说新语》,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,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,为人要方正。

20、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。

21、扩展资料:一、字词注释陈太丘:即陈寔(shí),字仲弓,东汉颍川许(今河南许昌)人,做过太丘县令。

22、太丘,县名。

23、2、期行:相约同行。

24、期,约定。

25、期日中:约定的时间是中午。

26、日中,正午时分。

27、3、期日中:约定的时间是中午。

28、日中,正午时分。

29、4、舍去:不再等候就走了。

30、舍,放弃。

31、去,离开。

32、5、乃至:(友人)才到。

33、乃,才。

34、6、元方:即陈纪,字元方,陈寔的长子。

35、7、戏:玩耍。

36、8、尊君在不(否)(fǒu):你爸爸在吗?尊君,对别人父亲的尊称。

37、不,通“否”,句末语气词。

38、表询问。

39、9、非人哉:不是人啊。

40、哉:语气词,表示感叹。

41、10、相委而去:丢下我离开了。

42、〔注意“”去”一定要翻译成离开的意思,不能翻译成走了。

43、〕委,丢下、舍弃。

44、去,离开。

45、相:动作偏指一方,这里指“我”。

46、二、赏析《陈太丘与友期》全文仅有103个字,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(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),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,说明了为人处世,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。

47、《陈太丘与友期》的精炼语言,体现在文章的始终。

48、一开头,文章以“期行”、“期日中”、“不至”、“舍去” 、“乃至” 等几个关键词语,把事情、时间、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,而且,在这些交代中,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(一个守信,一个不守信)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。

49、三、创作背景《世说新语》主要记录了当时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,这篇《陈太丘与友期》即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。

50、四、语言风格《陈太丘与友期》一文细节微言、涵泳无穷。

51、“陈太丘与友期行,期日中,过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后乃至。

52、”尺寸之间起波澜,与下文问答中“待君久不至,已去”“君与家君期日中,日中不至 ”呼应。

53、友人“问”“便怒”“惭”“下车引之”,一波三折。

54、其间,先称 “尊君”,骤然口不择言 “非人哉”,人物情态,栩栩如生。

55、元方“门外戏”、一答一日、“入门不顾”,应对自如,宛若成人,表现出鲜明个性与独立人格。

56、不论是情节上的起伏变化,还是人物情态上的自然生动,乃至文字之下隐藏着的本真性情、坦率品质,都值得我们琢磨品味。

57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陈太丘与友期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速递!怎么去掉word上的横线(怎么去掉双下巴)
下一篇:最后一页